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五零大杂院替嫁小媳妇[穿书] 第37节 (第4/6页)
有个粮食贩子?,解放前家?里开米店的,叫崔大粮,解放后他家?米店充了公,政府给崔大粮安排工作,崔大粮闲散惯了,不愿意上?班让人管。 政府就补了崔大粮一笔钱,算是米店充公的补偿。 这几年崔大粮在黑市上?混的风生水起,手?里要?人脉有人脉,要?关系有关系,县里买想买粮食的都找他。 崔大粮这种粮贩子?,作息昼夜颠倒,耳朵比狗耳朵还灵,顾时?安父子?俩买的粮食又多,他一高兴安排了辆老驴车装了粮食,趁着夜色赶到?了顾家?老宅。 顾家?老宅的地窖早清理干净了,老顾家?买了三?百斤粗粮、五十?斤细粮,五筐子?红薯,三?筐土豆,细粮粗粮各放在空着的米缸里,米缸放的满满的,上?头盖着厚重的木头盖子?。 红薯土豆放在筐子?里,整整齐齐排列好。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 顾家?老宅的地窖四角都挖了透风口,地窖里又不着光,粮食放在里面到?冬天也不会发霉。 父子?俩安顿好,把?老宅的大门落了锁,又马不停蹄赶着老驴车往县里赶。 一来一去大半夜都过去了,早上?六点天边露出鱼肚白,父子?俩才踏着清晨的露珠满身疲惫回了家?门。 家?里人早在家?等着了,林瑶揪了大小不一的面剂子?,擀了一锅面条,从面缸里挖出半碗白面,切了细细黄瓜丝,拍了蒜泥,打好西红柿鸡蛋卤子?,锅里水烧开,面条下锅,又抓了把?小青菜下去。 锅里热水滚了三?滚,林瑶用汤勺搅了两下,差不多熟了,喊顾时?安过来捞面。 顾时?安大手?捞面,很快就捞了两大碗面条。 父子?俩一人一大海碗,码好黄瓜丝,浇上?面卤子?,让人胃口大开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